第一部分、宏观面因素分析
一、国内市场因素
1、今年1-5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0.6%。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6.7%,比1-4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从先行指标来看,1-5月份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23.3%。另据国资委,“十四五”期间新基建投资项目1300多个,总投资超过10万亿。稳投资力度持续加大,投资增长支撑作用逐步加强。
2、今年1-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2134亿元,同比下降4.0%;房屋新开工面积51628万平方米,下降30.6%。5月份,地产投资和新开工环节降幅收窄。另据国家统计局,一、二、三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涨幅均有回落或降幅扩大,同比下降城市个数增加。地产悲观预期释放,预计下半年将稳中向好。在宽松政策的持续推动之下,预计下半年地产行业逐步企稳回升,利好钢材需求。
3、我国钢铁行业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去产能1.5亿吨的目标,1.4亿吨“地条钢”全面出清,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成效显著。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表示将严控煤电项目,“十四五”时期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重点削减散煤等非电用煤。2025年和2030年,全国短流程炼钢占比分别提升至15%、20%以上。预计“十四五”期间,粗钢产能的持续缩减将降低钢市供应端压力,这对于成材价格有一定支撑。
二、海外市场因素
1、高盛经济学家警告称,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加大,并下调了美国GDP的增长预期。经济学家预计美国明年陷入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为30%,而此前预期为15%。因此,市场下行风险仅是向后推移,矛盾难以在短期化解。
2、美联储如期加息75BP并承诺降低通胀,加息幅度创28年之最。同时,鲍威尔表示美联储正在大幅缩减资产负债表,且美国抵押贷款利率飙升至5.78%,创1987年以来最大增幅。美股上周四全线大跌,道指自2021年1月以来首次失守30000点。美联储加息缩表收紧美元流动性,国内货币宽松政策或面临收尾。
3、美国EIA战略石油储备库存录得1982年8月20日当周以来最大降幅,目前已连降40周。IEA月报将2022年第三季度需求预测下调30万桶/日至9980万桶/日,并警告2023年全球石油供应或难以追上需求,但美元走强将限制新兴经济体购买力,进而打压石油需求。另据传闻,俄罗斯已准备好与乌克兰进行和平谈判,但尚未收到基辅对其提议的回应。一旦俄乌冲突暂停,原油将回吐风险溢价,进而带动工业品走弱。
第二部分、基本面因素分析
一、原料端表现
铁矿:
6月13日-19日当周,澳洲、巴西19港铁矿发运总量2665.0万吨,环比增加23.2万吨;全球铁矿石发运总量3095.6万吨,环比减少86.9万吨。中国45港铁矿石到港总量2387.5万吨,环比增加496.8万吨;北方六港铁矿石到港总量为1062.6万吨,环比增加174.8万吨。澳大利亚、巴西7个主要港口铁矿石库存总量1264.80万吨,周环比小幅下降17.90万吨,但仍处于今年的偏高水平。随着疫后国内需求复苏证伪,叠加海外流动性收紧,钢厂受制于利润持续压缩开始自发性减产,下游负反馈向上传导致使铁矿大幅回落。当前,铁矿石相对估值依旧偏高,从平衡表角度上看,铁矿石中期不具备成本支撑基础。
焦炭:
中焦协市场委员会召开6月市场分析会,山西、河北、内蒙古、山东、江苏、陕西、江西、贵州等地的主要焦化企业参会。会议就个别钢厂提出的焦炭降价300元/吨后,各自企业的利润情况进行了交流。如果接受钢厂提出的降价要求,大部分企业都将处于严重亏损状态,个别企业亏损幅度将达到450元/吨。会议认为钢企当前受钢材需求不足影响,盈利大幅下滑,在努力将压力向上游转移。但以个别钢厂所提降幅,焦企将立即陷入困境,生产难以为继。目前焦企均无库存,优质焦炭还十分抢手,依然有催货现象。本次视频会议还提出坚持亏损不生产,没有利润不销售的原则。展望后市,双焦价格并没有较强利多因素支撑。在终端需求得以改善前,钢厂对双焦的采购热情或难以维持。预计短期内焦炭价格或有小幅反弹,但中长期焦炭价格仍将大概率偏弱运行。
目前,高炉铁水产量已攀升至243万吨的高位,在需求短期难有较大改善的情况下,后市将高位回落。经估算,钢厂铁水产量需至少减产5%以上,才能达到供需平衡。因此,这将利空铁矿等炉料,下游向上游负反馈的传导仍在持续。
二、供求端表现
1、热轧开工率
据统计,截至6月16日当周,国内热轧产能利用率84.01%,环比涨3.52%,但同比跌2.98%。全国热轧开工率82.81%,同、环比跌4.69%及3.13%,创下5年新低。其中,京津冀地区热轧开工率75%,环比跌4.17%,但同比大幅降低22.1%。近期,焦炭价格两轮提涨后大幅跟跌期货,高炉热轧亏损有所修复,目前利润-111元/吨。国内17家钢厂发布检修计划唐山及周边已有7家钢企10座高炉计划6月底-7月检修减产,鑫达停2座1080,新东海停1350,瑞丰检修一座2100,天柱一座1080和一座800,东华1080,佰工压产25%,日均影响铁水产量约3.47万吨。成材现货成交疲软。预计,6月下旬起,减产落地将减少钢坯及热卷产量,缓解目前供大于求的矛盾。
2、需求端情况
据统计,截至6月16日当周,全国热轧实际产量315.29万吨,环比跌13.55万吨(-4.3%);全国热卷表观需求310.62万吨,环比降11.52万吨(-3.7%),但较5月中旬高点下跌6.97%。目前,终端需求恢复缓慢,5月下旬以来,南方进入雨季,持续性降水叠加度高,多地防汛应急响应等级提升。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计6月21日白天,河北中南部、北京大部、天津、山东中西部、河南、安徽中北部、江苏西北部、湖北北部、山西中部和南部、陕西中南部、新疆北疆盆地和南疆盆地、海南岛大部等地有35~39℃高温天气。其中,河北中南部、山东北部等地局地可达40℃以上。另外,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江西省信江饶河水文水资源监测中心继续发布洪水红色预警。今夏,北方高温、南方多雨的气候将继续限制下游开工,不利于钢材需求恢复。南方地区一旦发生汛情,钢材现货发运也就面临中断。
总体来看,当前热卷市场仍处于供应小幅过剩的状态。但下半年随着基建等重大工程落地,车企新车产量恢复,需求端表现将优于螺纹,对于卷价形成一定支撑。
三、库存端表现
据统计,截至6月16日当周,热卷社会库存269.72万吨,环比增加6.59万吨(+2.5%)。钢厂库存88.82万吨,环比下降1.92万吨(-2.17%),较5月初减少19.1%。从数据上来看,当前国内热轧库存多集中于贸易流通环节。4-5月份,钢厂降价抛售将库存压力向下转移,但并没有被下游需求所消化。因此,传统需求淡季之下,贸易商出货有一定难度。
截至6月16日当周,华东热卷库存178.41万吨,环比跌1.16万吨;华中热卷库存37.3万吨,环比涨0.55万吨;华南热卷库存72.92万吨,环比涨4.54万吨;西南热卷库存44.72万吨,环比涨2.67万吨;华北热卷库存35.76万吨,环比跌0.66万吨;西北热卷库存12.22万吨,环比涨0.72万吨;东北热卷库存25.37万吨,环比涨0.9万吨。目前,钢厂库存下降,压力流向贸易环节,社会库存有待下游消化。其中,华东地区热卷库存近一个月降幅明显,累计去库25.9万吨。华北地区热卷库存近一个月增幅明显,总计累库9.83万吨。西北地区累库3.43万吨,华南地区累库4.6万吨,华中地区累库5.33万吨。库存仅是在区域流转,终端加工厂对于现货的实际消化率不高。
四、现货市场心态
6月以来,钢厂积极排库,导致社库增加。但下游需求恢复受阻,短期难以消化过剩货源,市场通过跌价来降低库存压力。
据统计,截至6月21日,国内热轧卷板指数价格为4425元/吨,周跌幅433元/吨。其中,张家港市场沙钢Q235普卷4.75-11.75*1500价格为4440元/吨。今日期货止跌反弹,提振现货市场信心,部分低价资源企稳反弹,市场成交有所好转,下游采购和商户投机操作有所增加,但实际需求仍未显著释放。
第三部分、结论及建议
综合上述分析,从宏观角度看,经济基本面实质性扭转尚需等待,但前期利好预期过度透支引发黑色金属向下跌价,以寻求成本支撑。从微观角度看,供需两弱的格局之下,热卷市场悲观预期集中释放,但价格止跌取决于钢厂利润的修复情况。7月份美联储加息力度不减,市场避险情绪升温,故热卷上方高度依旧有限。
上周,受40日均线压制,多头动能减弱,空头趁势发力,热卷主力录得5连阴,尾盘呈现增仓放量、加速下行的趋势。当前,卷板市场货源过剩,商户抛货排库,整体交投偏淡。在放量大跌后,预计期卷6月下旬跌幅有所收窄。昨日盘面创下4158新低后,60分钟线收十字星并翻红,伴随多头增仓。同时,MACD绿柱缩短后翻红,表明短期跌势暂止。但市场利多因素有限,期价难言调整到位。单边操作上,建议热卷2210逢回调轻仓做多,4450一线止盈离场。止损可设在前低4158一线,安全边际较高。
在创下逾7个月新低后,期卷终结6连跌并实现反弹收红。鉴于周初盘面呈现加速赶底迹象,建议客户可逢低轻仓补货,然期价仍未企稳,故不宜大幅囤货。(来源:富宝钢铁)
快速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