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钢擦亮世界知名钢铁企业的品牌“名片”


2017-06-21 14:27:32
    “通过提升质量、效益、效率,从而进一步做精做强钢铁主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日前,沙钢集团董事局主席沈文荣对媒体表示,沙钢正全面提升企 业综合竞争实力,努力将沙钢打造成为具有强大品牌影响力、一流指标竞争力、高度创新活力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世界知名钢铁企业。

    如何在国际舞台上,擦亮中国民族钢铁企业的品牌,成为世界知名钢铁企业,是沙钢当前积极努力探索和实践的一个新的时代命题。

    在行业的坐标中找准定位,立足钢铁自身,志在做精做强

    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整个钢铁工业持续低迷运行,行业处于亏损状态,但沙钢却表现优异,连年盈利并且连续八年入围世界500强。“你已 经做到这样了,退出是不可能了,能不能把它做得更好一点?”沈文荣说。基于这样的思考,沙钢提出了“做精做强钢铁主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并突出“质量、效 益、效率”这一中心,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在新常态下做精做强钢铁呢?“做精做强钢铁主业,一是要提升产品质量,二是要加快结构调整。”沈文荣 表示。

    沙钢进一步强化质量管理,以提高产品实物质量稳定性、可靠性和耐久性为核心,加强质量提升管理技术应用,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实现质量效益型转变。 跨越长江的公铁两用沪通大桥,沙钢是其钢板的最大供应商,供货量占沪通大桥钢材用量的30%;目前,沙钢是国际上X70及以上管线钢的主要供应商,X80 管线钢板在国内市场上占有率在60%左右;沙钢与闻名全球的著名胎圈帘线制造商贝卡尔特结为战略合作伙伴,并成为其全球最大的供应商。这些成绩的取得,正 是得益于沙钢优异的产品质量。

    近年来,随着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沙钢加快了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去年8月份,沙钢启动了国内第一条超薄带生产线项目,这一生产线可 以生产热轧带厚度在0.7-1.90毫米之间的超薄规格热卷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与贝卡尔特合作开发的纤维钢产品GX006、GX006-Ti以及 GX018,成功应用于机场地坪、桥梁基建等方面,目前国内只有2-3家能够生产;世界最高强度标号为630E的抗震钢筋在沙钢诞生,目前也只有沙钢能生 产。

    立足钢铁自身,沙钢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强。今年1-4月份,沙钢集团共完成炼铁1017万吨、炼钢1188万吨、轧材114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742.74亿元、利润39.59亿元。

    在现实的机遇中抓牢内核,凭借科研优势,提升品牌形象

    被列为全省“十一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的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从2006年10月正式启动,2011年3月,该院顺利通过验收,成为江苏省首个通过验收的省重点企业研发机构。

    “我们中国生产了世界近50%的钢铁,但为什么与国际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主要是因为研发水平还有待于提高。”沈文荣表示。

    沙钢投入6亿元作为研究院专项建设资金,从美国等地引进世界最先进的试验检测装备,拥有相关设备100余台/套,为先进钢铁材料和工艺技术的研究 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近年来,沙钢钢铁研究院紧密跟踪世界钢铁前沿技术,围绕国内外钢材产品市场需求,致力于开发低成本、高性能的先进钢铁材料及其成套生 产技术,发展清洁生产技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在自有装备的研发方面,该院还开发出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有研发设备,提高了研发装备水平。

    要想立于世界钢铁的制高点,就必须引来世界水平的领军人才。沙钢从海内外引进100多名高端专业人才,并聘请国际著名工学博士任院长,成立由4名 中国工程院院士、7名教授或教授级高工组成的技术委员会以及管理委员会。目前,沙钢研究院拥有150余名员工,其中博士26名、硕士70余名、外籍人士3 人、留学归国人员7人。其中2人次入选省双创人才引进计划、5人被列入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2人被列入江苏省博士集聚计划、2人入选江苏省六 大人才高峰等。

    在充分发挥研究院本身的硬件设备和人才优势的同时,沙钢充分利用丰富的社会科研资源,先后与日本茨城大学、瑞典MEFOS研究院,以及国内的东南 大学、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大学、苏州大学等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共计开展20余项产学研合作项目,进一步提升了研发 水平。

    科研能力和科技人才,最终积聚于科技成果。近五年来,沙钢研究院合计开发240多只新产品,开展科技项目400余项,被列入省级以上科技项目的有 十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三项。一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获得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及发明奖2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拥有发明 专利200余项,发表或录用的论文近400篇。

    在未来的道路上推进改革,敢于向内打破,构建“智能钢铁”

    钢铁工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在国家工信部发布的《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中写道:加快推进钢铁制造信息化、数字化与制 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钢铁行业作为传统产业,如何走向智能化?沙钢在这一方面也做了不少探索。“从目前世界水平来看, 最好的人均产钢量是1800-2000吨,沙钢是1200-1300吨,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沈文荣分析,尽管沙钢总体水平在机械化、自动 化、信息化已经起步了,但是离开真正的全面信息化,还有距离。

    基于这一目的,沙钢开始在智能化道路上进行探索。但在此前,沙钢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早在多年前,沙钢就实施开展“两化融合”建设,大力提升信息化水平,投入数亿元建设了30余项信息化管理及生产系统。沙钢炼钢精益生产管理系统, 通过自动采集记录生产自动化数据,可自动统计每炉生产实绩、物料消耗等信息,自动生成炉次报表,同时对影响质量的重点工艺指标进行实时监控和报警,进一步 稳定产品质量;沙钢的棒线连轧MES系统可以根据客户的合同订单,进行统一的质量设计,自动产生工艺路径、工序质量控制参数、检化验取样要求、质量证明书 要求和包装要求等作业指令集合,并对生产出的方坯和成品进行实时动态自动判定……

    “钢铁工业4.0就是让钢铁行业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现在落脚点主要在信息化、智能化这两方面。”沈文荣表示,首先要对原来自动 化、信息化补“短板”,最后在补“短板”的过程当中来实现智能化,不但要解决公司内部信息的接收、共享,还要打通公司外部供应、销售、进入市场等各个环 节,进一步提升效率,提高人均产钢量。

    2016年,沙钢ERP集成系统正式上线,该项目可对已建、在建的信息系统实现全面整合集成,标志着沙钢正式迈入“大数据”时代,极大地提升了沙钢信息化水平。

    自国内首套炉前快速在线自动测温取样机器人在沙钢电炉炼钢厂成功投入使用后,截至目前,已有30余台机器人成功应用于自动喷号、精炼炉钢水自动测温取样、板坯连铸机的结晶器自动加保护渣等多个岗位,减少了人工强度,提升了作业效率。

    据介绍,未来3-5年,沙钢力争70%-80%的产品成为国内一流、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优质产品,与此同时,引进1000-1500个机器人代替人工作业,由钢铁制造变为钢铁“智造”,全面构造智能化工厂,擦亮沙钢在世界知名钢铁企业中的品牌“名片”。
  •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信息以厂家报价为准,最终解释权归厂家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