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暂停效应:进口美国能源启动“加速键”


2018-12-06

12月1日,在G20阿根廷峰会上,中美双方就当前阶段中美关系及中美贸易问题交换看法,双方达成共识,停止加征新的关税。

“随着中美贸易战停火,中国很有可能率先在汽车、大豆和原油、天然气上进行进口,特别是原油、天然气。2017年冬季特朗普访华时,两方能源合同达上千亿美元,但是因为美方的原因,目前这些合同并没有执行。”12月5日,研究员钟健表示。

海关总署数据,2018年1-10月,中国原油进口3.77亿吨,增加8.1%,进口均价为每吨3385.9元,上涨30.5%; 10月中国未从美国进口原油。

在此次阿根廷峰会中,特朗普十分希望得到中国的石油、天然气合同——目前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油气生产国,已逐步开始扩大能源出口。2017年美国原油产量5.7亿吨,占全球13%;天然气产量7345亿立方米,占全球20%。

一位接受采访的石油央企高层坦言:“2017年中国进口原油量达4.2亿吨,仅需稍微调整一下进口比例,就可解决美国出口增长问题。”

其实,不仅特朗普希望增加美中能源合同,中国石油央企和民企也希望增加美国原油、天然气的进口量,此前新奥股份(600803.sh)公告,收购位于美国的LNG业务;卫星石化(002648.sz)也表示,目前在建乙烷制乙烯项目,未来将从美国进口乙烷。

美国需要中国油气市场

2017年,美国原油产量5.7亿吨,占全球13%;天然气产量7345亿立方米,占全球20%。我国从美国进口油气快速增长。2017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原油1106万吨(占进口总量2.64%)、进口LNG 209万吨(占进口LNG总量5.48%)。

“然而,2018年10月前,贸易战导致中国企业不得不停止从美国进口原油。”上述石油央企高层称。

与此同时,中国从俄罗斯、沙特等国家进口的原油量却大幅上涨,这让特朗普和美国石油企业十分焦急。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今年前10月,原油进口量仍快速增长。

海 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139万桶/日,约占中国总进口量的15%;2017年,俄罗斯的市占率为14%,为120万桶 /日;此外,今年1-10月从沙特进口的原油为104万桶/日,占中国整体进口量的11.5%,高于2017年的11%。

钟健进一步表示, 目前美国极为迫切,随着美国原油产量的快速增长,原油出口渠道逐步成为紧迫的问题,去年美国出口不过5000万吨,今年将达到近1亿吨。当前,美国原油出 口主要由以下国家消化,加拿大消化近30%,但是加拿大本身就是一个产油国,今年对美进口已不再增长;欧洲消化了美国原油的22%,但是因为欧洲已是后工 业化国家,再增长的空间也有限;日韩占12%,虽然仍在持续增长,但两国石油消费容量太小,有增速但缺增量。

“而中国原油市场仍在快速增长,美国石油企业十分希望快速增加自己的份额。”上述人士认为。

油气多元化

中 国正在进行原油多元化。《2017中国油气产业发展与展望报告蓝皮书》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经成为中国石油企业最重要的油气合作区,其油气投资和 产量均占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总投资和产量的50%以上,目前在“一带一路”沿线19个国家执行近50个油气合作项目,最具代表性的企业是中石化和中石油。

目前,中亚、中俄、中缅及海上等四大油气运输通道逐步建成,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联通中外、贯穿惠及多国的油气供应和市场网络,因此,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都希望实现原油天然气的多元化和成品油、化工品的国际化。

“中国石油央企正在快速增加自己的石油和天然气话语权,目前因为美国政府的原因,中国央企没有在美国进行生产,但是一旦没有政府限制,中国必然加速在美国的投资。”上述石油央企高层认为。

12月5日,美国WTI价格为53美元/桶左右,而英国布伦特价格却在62美元/桶左右,同样的产品价格却有近10美元/桶的价差。美国石油、天然气价格比国际价格低很多,精明的中国企业怎能不心动。

钟健进一步表示,在全球的石油产业链分工中,多元化改变了中国仅是一个原油消费国的被动地位,从而使中国变成一个石油制品生产国,以成品油出口的方式巩固了原油进口的安全;此外,以成品油结算的方式,也可以推进人民币结算与储备货币进程。

“在这个意义上看,目前我国9亿吨炼化规模并不过剩,更不需要主动去产能,这点尤其对民企是利好,卫星石化正是民企为实现中国多元化的榜样。”钟健说。

此外,新奥股份表示,已经与日本东芝公司就东芝在美国的天然气管道合同达成协议,新奥股份成为东芝在美国的天然气管道的新业主。

“这个管道可以进一步加强美国天然气的话语权;同时,在公司现金充足后,卖出这个项目可得到额外的收益。”上述石油央企高层表示。

他坦言,中国已经成为最大进口国,其进口原油依存度达到70%,天然气进口依存度也达到了40%,因此对美国油气生产、销售,可能是中国油气多元化的新目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